8/28/2007

遇見大王蓮


大王蓮學名Victoria cruziana,來自南美洲,因維多利亞女王而得名。產於熱帶的亞馬遜流域,近幾年才引進栽培,成熟的蓮葉直徑可達一公尺左右。



這種蓮花最美的地方是花開的時候,當大王蓮開花的時候,第一天是白色,第二天變成粉紅色的,第三天變成紅色的,第四天就謝了。睡蓮科植物,一次可開許多朵呢!

許多小朋友很喜歡這種蓮葉,因為只要在上面放個厚紙版或寶麗龍或薄墊,就可以在上面坐著,承受50公斤都不是問題呢!


本文載於世界日報

每年回臺灣時,我都覺得收穫很多。例如我哥哥,總會提供我中文軟體的新資訊,讓我在美國時也能使用中文輸入,還有他有一大堆電影dvd片,每年總會送我許多好片帶回去;他最近迷上攝影,所以又是買機器,又是分享拍攝技巧的。

我姊姊也是走在時代的尖端,印象比較深刻的是,有一年在她大力推薦,全家就買了大麥汁來進補;後來她加入和氣大愛,我們都開始學習自發功,聽和氣老師的演講;她三不五十就會秀出剪報和雜誌文章,告訴我們哪裡有演講,哪裏旅遊很便宜,哪家新開的餐廳好吃又美麗。

我的妹妹的生活也是多彩多姿,她一會兒擺地攤,一會兒開書店,賣棒球卡,開兒童教育中心,她也組讀書會、組女巫劇團、當淡水古蹟導覽和參加媽媽成長團體,連帶的我也受到不少薰陶。今年最新的嘗試是:開義大利餐廳!

我對臺灣的認識,原來只停留在十幾年前的台北東區、西區、城中區,北淡線沿線的城市,外婆住的金山等。反倒是這些年回來,家人帶我們去過阿里山、清靜農場等不少地方。大哥總是不辭辛苦,計劃好旅程,開著他的箱型車,載著大家上山下海,我時常不知道下一站會去哪裏。

今年(2007年)才聽說臺灣有蓮花季。我一直以為台北植物園的蓮花池是唯一的蓮花池。雖然蓮子加排骨湯是母親飯桌上的最愛,我很少推想一定有人在種植蓮花。

這回大哥帶我們去欣賞的是桃園觀音鄉的蓮花季,因為今年是豬年,就以「豬蓮璧合」「好事蓮年」為標題。 如果你想多知道這個每年都有的活動,不妨參考網站:http://033322101.travel-web.com.tw/

我們一行八個人,走過幾個休閒農場,最後在「蓮荷園」歇腳 。(http://034776972.travel-web.com.tw/ )

大小適中,樹蔭甚多,正合我意,走起來比較清涼。一進門就先吃一盤特製蓮子冰,暑氣就消了一半。蓮荷園休閒農場內有各種蓮花、台灣萍蓬草、三角藺草等溼地生態,還有風車、水車、五行八卦迷宮等設施!


[你知道嗎]
蓮花、荷花是同一種植物。古時水芙蓉、水芝、玉環、水華...等都是蓮花的別名。整株蓮從上到下都有價值,蓮藕即是取其地下莖的部份,蓮的種子就是蓮子,蓮葉可以入藥,也可用來包裹食物,蓮花可供人賞玩。再來欣賞一些美麗的蓮花。



法國畫家莫內的荷花 和真荷,你喜歡哪一張呢 ?


往左手邊看去, 有一位老先生,正用稻草在編一隻很大的龍頭。我們驅前去詢問,才知道是他是藝術家,正在為中秋節展覽趕製龍和鳳。他的作品多到可以成立一個稻草博物館,有雞牛豬象、人物和農具等。跟真的牛隻一樣大小的草編牛,鼻頭上有一條繩索,上面還寫著:「拉我吧!寶貝」,令人莞爾。你猜拉一拉後,會發生什麼事呢?

答案: Mu....呣呣...你猜到了嗎?我很喜歡這種結合自然生態、民俗藝術、小吃美食的度假法,你呢?

8/23/2007

朱銘美術館印象



本文載於世界日報

西元二零零七年夏天,我帶著七歲的女兒蘿拉,從美國回來省親一個月,趁便在七月底的一個星期六,在哥哥炳煌和十歲的姪子俊廷的陪同之下,第一次來到位於台北縣金山鄉的朱銘美術館。

我參觀後覺得很值得推薦給大家,那是可以閤家欣賞的好去處。只是交通比較不方便,自己開車要經過彎曲的山路,不開車的人,就得乘坐一天只有兩班的接駁公車。

我事先並沒有做功課,只想用自己很原始的直覺來經驗一下,回家後才參考導覽文字,原來自己走馬看花,漏看了許多,不過也是給自己再度來訪的一個理由。

朱銘美術館有寬敞的停車場,走進去大門是很現代感的櫃檯,右手邊有書店,左手邊有藝品販售。一走入主展覽館是一個長廊,牆上有朱銘的畫作,簡單勾畫的人像,很環保的將碎布料和競選布條再度使用在這些人物身上,仍有雕塑大刀的粗曠味。



可惜我已用過餐,但是下回會想去吃吃看,因為在室內展覽室的一角,有主廚的一天的特別介紹。包括如何安排一天的行程、選菜、準備的工作,似乎在提醒我們要懂得去感謝幕後英雄,也覺得這麼用心的廚師,做出來的料理一定好吃。還有有趣的特大號特餐模型要你與它互動,爐具和鍋子也都歡迎愛動手的大人小孩,一起來操作。

美術館是以戶外的雕塑和花園為主,群山圍繞,恍如世外桃源,俯望禪寺,慢慢走的話,可以走上數小時。一出室外,迎面而來是一些飛在半空中的傘兵,還有姿態不一的運動員群,都呈現高難度的活躍動態。

我不是很喜歡走路和曬太陽的人,但走下來並不累,因為有不少長椅可以休息,還有可到戶外咖啡廳和為兒童設計的餐廳補充元氣。 新建成的兒童區是兩個孩子的最愛,呈獻朱銘親子共遊的塑像群,淺及膝蓋的戲水池和噴水池,讓人忍不住想脫掉鞋子躍入水中。



家長可安心坐在顏色鮮明的兒童餐廳內吃喝聊天,隔著大面玻璃牆,欣賞孩子快樂戲水的模樣。當然,一定要嚐嚐好吃又好看的冰品!朱銘也不失幽默的放置給個幾可亂真的遊客雕像,就坐在咖啡廳外的長椅上,昏昏欲睡,我也自動作狀加入午睡的行列。

這種遊客與藝術品合而為一的情形,處處可見。鮮活的人間百態雕像,讓人忍不住要與與他們互動,合演一齣偶像劇。 簡單再舉幾個例子,你可能更容易明瞭。我們跟著雕像排隊,女兒向石頭行人問路;

我看到太極系列,就不禁手腳比劃起來;

兩個孩子和身穿西裝的工商人士一起撐傘,還幫他戴上親手做的紙眼鏡;

連我哥也與朱銘的雕像稱兄道弟起來。


兩個有黑白天鵝浮游的人工湖,寧靜宜人,湖旁就有一個露天的表演台,觀眾所看到的舞台,就是天空、遠山、湖畔、表演者連成一體的美景。階梯狀的觀眾席上,垂滿長長的氣根,像是天然的帷幕,也是我未曾見過的奇景!
我為臺灣這位國寶級的藝術家喝采,也為有這樣美好的藝術館感到幸運。不知你動心了嗎?有趣的東西還很多很多,祝你跟我一樣幸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