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/30/2009
西遊記萬歲
像許多美國的母親一樣,從女兒一兩歲開始,我們就常上圖書館借書,母女倆度過許多溫馨美好的共讀時光,女兒常坐在我的膝上,一邊好奇的翻著一頁頁的插畫,我雙手環抱著她小小的身體,把一本本好看的繪本逐字唸給她聽。
可惜好景不常,她上小學後,老公自然接手這個重任,因為他是美國人,他們每晚如膠似漆的黏在一起唸書,所唸的故事書也越來越厚,往往長達幾百頁。
女兒上二年級後,不但對我的英文發音勤加更正,對我所說的與美國有關的一切,也經常畫上問號:「真的嗎?我要去問爸爸。」我有時生氣了,就作河東獅吼:「你知不知道,你媽媽可是上過美國的研究所!」但是,她哪裡知道研究所是啥東西。
在英語世界中節節敗退,但我至少還是家中的中文專家吧!「女兒啊,媽媽唸本中文故事書給你聽吧!」我很慈祥的說。她總是不假思索的拒絕:「不要!」。每週要她完成中文學校的六頁作業,也總要一再催促,特別是寫中文作文時,大多是她先說英文,我替她翻成中文,再加以潤飾,有時,我真不知道誰才是作者呢?
如何讓女兒增強中文能力,甚至愛上中文呢?我終於想到:不如就帶女兒回臺灣上學吧!但是當我第一次看到台灣小學三下的國語課本時,差點就昏倒了。密密麻麻的課文,都有五六段長,小孩要寫解釋和造詞、造句,還有記憶大量成語,女兒每天要花上兩三個小時,抄寫不知所云的複雜句子。
學校說她的年紀該上三年級,就算跟不上,也不能降轉二年級,我雖然不同意這種說法,但是已經註冊了,就姑且一試,要是真的不行,大不了就在家自學吧!
經過三個月的調適與輔導,女兒做功課的時間終於縮短了。不過,我們還是沒有餘力閱讀課外讀物。學期終了前,我無意間提到孫悟空,我說這是台灣的孩子都認識的人物,我還說「西遊記」與她深愛的「哈利波特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都有法術哦!
看她露出好奇的表情,我隔天就衝去書店,買回一本有插畫的注音版「西遊記」。睡前,我就讀一章給她聽,因為章節很短,她還會催促我多讀幾頁,所以一下子就讀完了。書中的人物造型奇特,有唐三藏、豬八戒、孫悟空、牛魔王、鐵娘子、蜘蛛精等,她都很仔細的看著插畫,甚至拿出鉛筆來臨摩。我不禁在心中歡呼:西遊記萬歲!
其實,我自己對西遊記的印象已經很模糊了,這回有機會重讀,才知道「五指山」「如來佛的手掌心」的典故,原來就出在這裡!打鐵要趁熱,我一口氣又買了兒童版「白蛇傳」、「梁山泊與祝英台」等古典名著,打算日後一一介紹。
完
帶蘿拉返台就學
在美國住了十六年後,我毅然帶著八歲的女兒蘿拉返台就學。
我們的西方朋友十分羨慕,認為女兒能夠遊學「異國」,機會很難得,能夠學好中文,以後的發展更是不可限量的。
在美國的中國朋友,雖然口頭上說:「你真是用心的媽媽,以後蘿拉的中文一定進步神速,遠遠超越我們的孩子!」我卻能偵測到他們的懷疑和不解,好不容易才移民美國,何必自找麻煩再回去呢?
我對美國的朋友們說:「返台是回鄉、是尋根,不是增加女兒以後的市場競爭力。」
女兒是個混血兒,所以她很幸運能接觸到兩種文化,有爸爸教導英語與文化,也很融入美國社會;我則努力灌輸中國文化,除了盡量和她說中文,從四歲開始,每周六送她去上三小時中文課,她學會了基本說寫,然而總無法跟上台灣孩子的程度。
回台開學之後,有兩週之久,她天天哭著不肯上學,說是聽不懂,說學校不像美國一樣好玩。我向學校要求降級一年,但不獲准,我自責送她來此受苦。回美國嗎?在家自學嗎?如果現在退縮了,會不會讓她留下陰影呢?我很掙扎。
我試著鼓勵她:「還記得你剛學游泳的情形嗎?一開始很困難,慢慢的你就學會了,不是嗎?來台灣上學的機會多麼難得,如果不上學,你也許少了挫折感,但中文永遠都不會進步太多。」
老天爺真的很幫忙,妹妹居然認識蘿拉的同學,我馬上邀請同學到家中一起寫功課,蘿拉的上學指數很快就升高了;每天早自習時間,蘿拉還有志工爸媽進行一對一「補救教學」;級任老師也同意減少她的作業量。
兩個月後,她已經能夠獨立完成功課,也能自己走路上下學。從第一次小考六十分,到後來可以考到八九十分,不過仍然要大量依賴注音,錯別字也很多。
但是她在班上,是大家的英文小老師,今年母親節時,老師要全班寫幾句話送給母親,同學還請她在黑板寫下:「母親是充滿愛心的天使」的英文翻譯。
另外,她在運動會上的一百公尺短跑競賽,居然打破大會紀錄,獲得銀牌!
我問蘿拉:「你覺得中美小學有何不同?」
美國的學校比較小,只有五百名學生,台灣有近兩千名;台灣學校有正式跑道,美國學校操場的遊樂設施較多;台灣有美術和音樂課,比美國好,數學教得很多;台灣周末有很多功課,還有一直在考試,與美國十分不同;但是美國的上課方式和老師比台灣有趣。
兩地差異不止於此,但這是她所能想到的。
學期接近尾聲了,我問她願意留在台灣再讀一學期嗎?她重重的搖一搖頭:「我喜歡來台灣玩,但不想在此上學!」
看到蘿拉寫給美國朋友的信上出現了:right me back soon, 她顯然已經“write” “right”不分了,我也覺得回美國的時間到了!
其實,這半年的台灣遊學,對我們一家三口都是一項試鍊;期間老公失業了,他在學習調整人生跑道,我也努力擦亮我的老花眼鏡,把過去陳舊過時的認知,汰舊換新,但總追不上年輕人的潮流和千變萬化的台灣現況。
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我們都會記得這個特別的2009年經驗!
我們的西方朋友十分羨慕,認為女兒能夠遊學「異國」,機會很難得,能夠學好中文,以後的發展更是不可限量的。
在美國的中國朋友,雖然口頭上說:「你真是用心的媽媽,以後蘿拉的中文一定進步神速,遠遠超越我們的孩子!」我卻能偵測到他們的懷疑和不解,好不容易才移民美國,何必自找麻煩再回去呢?
我對美國的朋友們說:「返台是回鄉、是尋根,不是增加女兒以後的市場競爭力。」
女兒是個混血兒,所以她很幸運能接觸到兩種文化,有爸爸教導英語與文化,也很融入美國社會;我則努力灌輸中國文化,除了盡量和她說中文,從四歲開始,每周六送她去上三小時中文課,她學會了基本說寫,然而總無法跟上台灣孩子的程度。
回台開學之後,有兩週之久,她天天哭著不肯上學,說是聽不懂,說學校不像美國一樣好玩。我向學校要求降級一年,但不獲准,我自責送她來此受苦。回美國嗎?在家自學嗎?如果現在退縮了,會不會讓她留下陰影呢?我很掙扎。
我試著鼓勵她:「還記得你剛學游泳的情形嗎?一開始很困難,慢慢的你就學會了,不是嗎?來台灣上學的機會多麼難得,如果不上學,你也許少了挫折感,但中文永遠都不會進步太多。」
老天爺真的很幫忙,妹妹居然認識蘿拉的同學,我馬上邀請同學到家中一起寫功課,蘿拉的上學指數很快就升高了;每天早自習時間,蘿拉還有志工爸媽進行一對一「補救教學」;級任老師也同意減少她的作業量。
兩個月後,她已經能夠獨立完成功課,也能自己走路上下學。從第一次小考六十分,到後來可以考到八九十分,不過仍然要大量依賴注音,錯別字也很多。
但是她在班上,是大家的英文小老師,今年母親節時,老師要全班寫幾句話送給母親,同學還請她在黑板寫下:「母親是充滿愛心的天使」的英文翻譯。
另外,她在運動會上的一百公尺短跑競賽,居然打破大會紀錄,獲得銀牌!
我問蘿拉:「你覺得中美小學有何不同?」
美國的學校比較小,只有五百名學生,台灣有近兩千名;台灣學校有正式跑道,美國學校操場的遊樂設施較多;台灣有美術和音樂課,比美國好,數學教得很多;台灣周末有很多功課,還有一直在考試,與美國十分不同;但是美國的上課方式和老師比台灣有趣。
兩地差異不止於此,但這是她所能想到的。
學期接近尾聲了,我問她願意留在台灣再讀一學期嗎?她重重的搖一搖頭:「我喜歡來台灣玩,但不想在此上學!」
看到蘿拉寫給美國朋友的信上出現了:right me back soon, 她顯然已經“write” “right”不分了,我也覺得回美國的時間到了!
其實,這半年的台灣遊學,對我們一家三口都是一項試鍊;期間老公失業了,他在學習調整人生跑道,我也努力擦亮我的老花眼鏡,把過去陳舊過時的認知,汰舊換新,但總追不上年輕人的潮流和千變萬化的台灣現況。
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我們都會記得這個特別的2009年經驗!
淡水故鄉情
準備回台
淡水是我的故鄉,在美國已經住了十六年,今年(2009年),終於在淡水買了一間房子,每年暑假就可以與老公、女兒回來度長假,因為今年新屋才完工,我索性就帶女兒回來住上半年,一方面可以佈置裝潢,另一方面可與親友團聚,第三方面可讓女兒學中文。
雖然只是離開美國半年,還是有不少事情要事先鋪路,尤其我們在美國並沒有住得近的親人,郵件、帳單都要設法處理。回台的部份,女兒可以依親入籍,也可進入小學就讀;老公是外國人,就只能申請居留證,第一次可以居留一年。
新屋裝潢
早在數月前,我們透過妹妹的大力協助,已經順利購得一間三房兩廳的全新公寓。新社區約一百戶,只有七層樓高,而且位在淡水古蹟區,從我家頂樓就能看到淡水河景,小白宮、紅毛城也只是幾分鐘的腳程,對面還有大學、高中、國中、國小各級學校聯成一串,加上姊妹們也住在附近,所以是很理想的選擇。
裝潢房子共花了兩個月左右,除了太專業的部份請師傅施工外,其他像家具選購、層架組裝、油漆粉刷等都是自己來。北歐風太簡樸,鄉村風太昂貴,因為只是度假屋,並不想花太多錢,思來想去,煞費苦心。
在美國時,很想念家人和中國風的東西,老往故宮買國畫;現在住在台灣的鋼骨水泥公寓,就想念起美國的小木屋和花園,這是我心中的矛盾,很難兩全。這回,特地從美國帶回來一些月曆和油畫,讓我解解另一個鄉愁。
尤其兩幅壁貼畫,讓我最感滿意,一幅以溫室的一面大窗為背景,前景是十數盆與實物同大的綠色盆栽,讓家中頓時充滿綠意;另一張前景是藤蔓攀附的高大石拱門,一條小徑引領進入一個有噴水池的神祕花園,花園裡還有什麼呢?頗耐人尋味。
雖然打造過程很辛苦,但經過這些洗禮後,老公說:有家的味道!現在我仍然還在作局部的更動和修改,因為房子與人要互動,要住上一陣子,才能知道真正合不合適。
教育蘿拉
女兒的教育是我返台的主因之一。在美國時,女兒的成績優秀,超過同學甚多,所以我們不太擔心她會銜接不上,也與美方教育單位談過,確定以後可以回美繼續上學。
我在美國時,就上網作了不少功課,搜尋他人的經驗談,我看到名作家洪蘭的一篇文章,提到她帶著兒子由美返台就學所面臨的一些困難,她兒子曾被老師體罰,心靈受挫,到了國中時,甚至必須抬著出門,才肯去上學,所以她後來把兒子轉到美國學校,兒子就變得喜歡上學了。
我們的情況不同,返台就是要體驗台灣當地的教育,沒有理由要去美國學校上學,如果都行不通,就自己教吧!不過,還是要先試試公立學校。幸好,女兒經過一段調適期後,學業已經可以跟上,她在校人緣甚好,也沒有被體罰,或被排擠的情況。
老公來台
老公一向很獨立,他並不反對我們母女先來台,他原想繼續留在美國的電腦公司上班,等數月後,再請調來台或者辭職。人算不如天算,他才休假來台灣一週,就被美方通知裁員了,我們經過一兩天的震驚後,很快就轉憂為喜-這真是上天送來的禮物啊!讓我們全家提早團聚,老公也終於沒有藉口不學中文了(哈!)。只怪我教導不力,老公中文「很普通」,逢人只會說:「你好!」我如果不在家時,他只敢去麥當勞點餐。
也許因為老公的關係,我特別留意到淡水的老外還真不少。例如:某日,我們在一家餐館用餐,突然有一名白種虯髯客走進來,聽到我們用英語交談,就自動與我們搭訕起來,原來他已經住在台灣四年了,是個剛失業的英語老師,一口標準國語,還能自己點菜,讓老公羨慕不已!
常看到騎著單車的摩門傳教士的身影,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,也遇過一對美國中年夫婦,帶著四個兒女,千里迢迢來到台北開創教會,暫時先住在淡水,以教英語維生。
我心想:「多麼奇妙啊!1872年,宗教的熱忱讓加拿大籍的馬偕來淡水傳教,在2009年,仍然有許多不同教派的宣教士來到淡水!」有些臺灣人以為美國人都是基督徒,其實不然,我們一家就不是。
近年來,台灣也進口許多外籍勞工,像大姊家就請過菲律賓、印尼籍幫傭;因為異國婚姻而住在台灣的外國人也不少,女兒同學的爸爸是韓國人,附近有家墨西哥餐館,老闆是加拿大人,妹夫的同事太太是日本人。
也許有一天我會去訪問這些人,請問他們對淡水的印象如何,是否已經把淡水當成另一個「家」了呢?!
文學淡水
說來很巧,才搬好家不久,就看到淡水鎮立圖書館的演講通告:「淡水文學漫步」,正合我意,我急切的想要重新認識淡水。
原來早在1926年,淡水就出現在西班牙傳教士所繪的地圖上,西班牙人所建的紅毛城,被憤怒的當地土著燒掉了,現在的紅毛城是荷蘭人再建的;原來,清朝有位「郁永河」,他來到當時交通不便、環境險惡的台灣探採硫磺,堪稱中國第一位探險家;原來,淡水曾經是個風光的國際商港,富商、文人輩出。原來,有不少現代作家都選擇以淡水為家,或書寫過淡水,例如舞鶴、朱天文。
近年來,淡水發生巨變,我這個「老淡水」感到憂喜參半。喜的是古蹟受到保護,過去歷史文獻再現;憂的是在遊人如織的老街,淡水被商品化了,在淡水郊區,搶蓋摩天住家大樓,我常懷疑這個小鎮承受得了這些重量嗎?缺乏良善管理的大樓,經過風雨歲月,恐怕會變成醜陋無比的怪獸!
淡水歷史四百多年,河水後浪推前浪,我個人也許無法阻攔什麼,我只願自己和家人的短暫小住,所扮演的是貢獻者,而非破壞者的角色。馬偕博士的孫子「柯設偕」曾把淡水稱為「詩美之鄉」:
詩之港
畫之街
富於歷史和傳說的淡水美鄉!
翠綠的丘崗
殷紅的城砦
充滿色彩與旋律的港街!
詩美之鄉!
淡水…
我希望淡水永遠是個詩美之鄉!
淡水是我的故鄉,在美國已經住了十六年,今年(2009年),終於在淡水買了一間房子,每年暑假就可以與老公、女兒回來度長假,因為今年新屋才完工,我索性就帶女兒回來住上半年,一方面可以佈置裝潢,另一方面可與親友團聚,第三方面可讓女兒學中文。
雖然只是離開美國半年,還是有不少事情要事先鋪路,尤其我們在美國並沒有住得近的親人,郵件、帳單都要設法處理。回台的部份,女兒可以依親入籍,也可進入小學就讀;老公是外國人,就只能申請居留證,第一次可以居留一年。
新屋裝潢
早在數月前,我們透過妹妹的大力協助,已經順利購得一間三房兩廳的全新公寓。新社區約一百戶,只有七層樓高,而且位在淡水古蹟區,從我家頂樓就能看到淡水河景,小白宮、紅毛城也只是幾分鐘的腳程,對面還有大學、高中、國中、國小各級學校聯成一串,加上姊妹們也住在附近,所以是很理想的選擇。
裝潢房子共花了兩個月左右,除了太專業的部份請師傅施工外,其他像家具選購、層架組裝、油漆粉刷等都是自己來。北歐風太簡樸,鄉村風太昂貴,因為只是度假屋,並不想花太多錢,思來想去,煞費苦心。
在美國時,很想念家人和中國風的東西,老往故宮買國畫;現在住在台灣的鋼骨水泥公寓,就想念起美國的小木屋和花園,這是我心中的矛盾,很難兩全。這回,特地從美國帶回來一些月曆和油畫,讓我解解另一個鄉愁。
尤其兩幅壁貼畫,讓我最感滿意,一幅以溫室的一面大窗為背景,前景是十數盆與實物同大的綠色盆栽,讓家中頓時充滿綠意;另一張前景是藤蔓攀附的高大石拱門,一條小徑引領進入一個有噴水池的神祕花園,花園裡還有什麼呢?頗耐人尋味。
雖然打造過程很辛苦,但經過這些洗禮後,老公說:有家的味道!現在我仍然還在作局部的更動和修改,因為房子與人要互動,要住上一陣子,才能知道真正合不合適。
教育蘿拉
女兒的教育是我返台的主因之一。在美國時,女兒的成績優秀,超過同學甚多,所以我們不太擔心她會銜接不上,也與美方教育單位談過,確定以後可以回美繼續上學。
我在美國時,就上網作了不少功課,搜尋他人的經驗談,我看到名作家洪蘭的一篇文章,提到她帶著兒子由美返台就學所面臨的一些困難,她兒子曾被老師體罰,心靈受挫,到了國中時,甚至必須抬著出門,才肯去上學,所以她後來把兒子轉到美國學校,兒子就變得喜歡上學了。
我們的情況不同,返台就是要體驗台灣當地的教育,沒有理由要去美國學校上學,如果都行不通,就自己教吧!不過,還是要先試試公立學校。幸好,女兒經過一段調適期後,學業已經可以跟上,她在校人緣甚好,也沒有被體罰,或被排擠的情況。
老公來台
老公一向很獨立,他並不反對我們母女先來台,他原想繼續留在美國的電腦公司上班,等數月後,再請調來台或者辭職。人算不如天算,他才休假來台灣一週,就被美方通知裁員了,我們經過一兩天的震驚後,很快就轉憂為喜-這真是上天送來的禮物啊!讓我們全家提早團聚,老公也終於沒有藉口不學中文了(哈!)。只怪我教導不力,老公中文「很普通」,逢人只會說:「你好!」我如果不在家時,他只敢去麥當勞點餐。
也許因為老公的關係,我特別留意到淡水的老外還真不少。例如:某日,我們在一家餐館用餐,突然有一名白種虯髯客走進來,聽到我們用英語交談,就自動與我們搭訕起來,原來他已經住在台灣四年了,是個剛失業的英語老師,一口標準國語,還能自己點菜,讓老公羨慕不已!
常看到騎著單車的摩門傳教士的身影,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,也遇過一對美國中年夫婦,帶著四個兒女,千里迢迢來到台北開創教會,暫時先住在淡水,以教英語維生。
我心想:「多麼奇妙啊!1872年,宗教的熱忱讓加拿大籍的馬偕來淡水傳教,在2009年,仍然有許多不同教派的宣教士來到淡水!」有些臺灣人以為美國人都是基督徒,其實不然,我們一家就不是。
近年來,台灣也進口許多外籍勞工,像大姊家就請過菲律賓、印尼籍幫傭;因為異國婚姻而住在台灣的外國人也不少,女兒同學的爸爸是韓國人,附近有家墨西哥餐館,老闆是加拿大人,妹夫的同事太太是日本人。
也許有一天我會去訪問這些人,請問他們對淡水的印象如何,是否已經把淡水當成另一個「家」了呢?!
文學淡水
說來很巧,才搬好家不久,就看到淡水鎮立圖書館的演講通告:「淡水文學漫步」,正合我意,我急切的想要重新認識淡水。
原來早在1926年,淡水就出現在西班牙傳教士所繪的地圖上,西班牙人所建的紅毛城,被憤怒的當地土著燒掉了,現在的紅毛城是荷蘭人再建的;原來,清朝有位「郁永河」,他來到當時交通不便、環境險惡的台灣探採硫磺,堪稱中國第一位探險家;原來,淡水曾經是個風光的國際商港,富商、文人輩出。原來,有不少現代作家都選擇以淡水為家,或書寫過淡水,例如舞鶴、朱天文。
近年來,淡水發生巨變,我這個「老淡水」感到憂喜參半。喜的是古蹟受到保護,過去歷史文獻再現;憂的是在遊人如織的老街,淡水被商品化了,在淡水郊區,搶蓋摩天住家大樓,我常懷疑這個小鎮承受得了這些重量嗎?缺乏良善管理的大樓,經過風雨歲月,恐怕會變成醜陋無比的怪獸!
淡水歷史四百多年,河水後浪推前浪,我個人也許無法阻攔什麼,我只願自己和家人的短暫小住,所扮演的是貢獻者,而非破壞者的角色。馬偕博士的孫子「柯設偕」曾把淡水稱為「詩美之鄉」:
詩之港
畫之街
富於歷史和傳說的淡水美鄉!
翠綠的丘崗
殷紅的城砦
充滿色彩與旋律的港街!
詩美之鄉!
淡水…
我希望淡水永遠是個詩美之鄉!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