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/22/2009

三個大衛

你看過「米朗基羅」的「大衛像」嗎?你知道他非唯一雕塑過「大衛像」的大師嗎?

「大衛」(David)的故事典出舊約聖經的「撒母耳記上篇」,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交戰,以色列「大衛」自願與非利士巨人戰士「歌利亞」(Goliath)一博,「大衛」僅以簡單的投石器射出石頭,居然殺死了頭戴銅盔、身穿鎧甲的「歌利亞」。


我知道的三個「大衛像」全是義大利大師的作品,可見「大衛像」對於義大利有多麼特別的意義。

第一個「大衛」是「唐納鐵羅」(Donatello)的作品,完成的時間約在西元1420與 1450年間,屬於文藝復興早期的作品,號稱此期第一個獨立的裸體雕像。 的確,如果不是從中古時期崇尚宗教畫,進入闡揚人文精神的文藝復興時期,就不可能出現裸體雕像。

但是他也非全裸,頭戴寬邊帽,有人說是牧童常戴的帽子,腳穿華麗的靴子,少年「大衛」留著長長的捲髮,皮膚細緻,身材纖細,看起來有些女性化,青銅像高五呎二吋,約與真人相同高度。

這是義大利當時最有錢有勢的梅迪奇(Medici)家族私人收藏,聽說只供親友欣賞,因為形象「不雅」,宗教界一定會大搖其頭。

「唐納鐵羅」選擇以「大衛」在取得勝利後的情境來呈現,他腳踩在敵人的頭顱上,手上拿著敵人劍,以一種英文叫contrapposto的姿勢站立著。

對於contrapposto的意義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「楊永源」教授在「西方藝術中的裸體與裸露問題」有詳細的說明。
  • 「米開朗基羅的動勢乃是來自 “對比” (contrapposto) 的概念,這是從古代希臘藝術所主張的人體動勢美的理論。
  • 它以人體站姿重心置於單腳,通常是右腳,左腳尖著地,腳跟微提,此時右肩下垂,右腋下至腰際肌肉際擠縮,左側肋間至腰際以至大腿骨,則呈鬆弛拉長為向外微張的弧線,全身自頭顱至腳跟形成有動勢的優雅比例。
  • 以蜿曲線作為動勢之根源,是取自希臘時代柏拉圖將火焰閃動之形狀視為靈魂之源的延伸。」
事實上,除了美感的因素,我的教授指出,他曾經看到擔任繪畫的模特兒昏倒,就是因為長時間兩腳並立的站著,如果是換成以contrapposto的方式,兩腳分開,一腳微彎,就會比較放鬆,也就能避免「不幸」的發生。

第二個「大衛」是「米開朗基羅」(Michelangelo) 的作品,也是大多數人知道的大衛。完成的時間約在西元1501與 1504年間,屬於文藝復興盛期的作品。「米開朗基羅」深入研究人體解剖學,所以他的人物無不肌肉強健、血管浮現,「大衛」也不例外。

這個大理石巨像高達十七英尺,他看起來是個正當盛年的美男子。這是戰役之前的一景,他的頭轉向左邊,機警的等待來襲的敵人,他的全身肌肉緊繃,血管凸現,能量聚積一身,隨時一觸即發。

「大衛」似乎與一般人體的比例不同,他的頭與上半身的比例比下半身大,手也特別大,有一個解釋是,因為當初就準備放在很高的架上,當你從下向上看時,看起來比例就很正確。

第三個「大衛」是「貝尼尼」(Bernini) 的「大衛」,完成的時間約在西元1501與 1504年間,屬於強調動感和戲劇感的巴洛克時期的成品。

這個大理石像高五英呎七英吋,他看起來是個黝黑健壯的青年,除了腰際的一塊布,幾乎全裸,為了顯示他是牧童,「貝尼尼」讓他斜背著牧童常用的竹簍,他的腳邊有國王給他的鎧甲,還有他拿手的樂器豎琴。

「貝尼尼」選擇以交戰的當下為主題,來製造最大的戲劇張力,我們看到是:他用盡全身力量,眉頭深鎖,嘴巴緊閉,右手拿著投石器,左手彎到右手邊拿著石頭,正要用力一揮的煞那行動,更特別的是,你可以想像巨人「歌利亞」就站在離他不遠的地方,也是卯足全力衝刺過來,不禁令人要為他捏一把冷汗。

有一天,我希望能去世界各地看看藝術真跡,畢竟圖片與實際的作品是不同的,我在此許願,大衛,有一天我們會碰面的。

9/21/2009

哈利波特書架


你是哈利波特迷嗎?我家就有兩個瘋子,一個是八歲的女兒,一個是早過不惑之年的老公,女兒六歲時,他們開始共讀英文版的哈利波特。

這件事還都要怪我,誰叫我多事去買了全套的書呢?我一開始覺得還不錯,他們每天利用睡前朗讀半小時,對增加女兒的閱讀能力有助。

我還有另一隱藏的動機,如果女兒喜歡哈利波特,我以後可去圖書館借中文版讀給她聽,她可以中英文一起學,我心想這真是一箭雙雕,一石兩鳥的妙招,想不到中文版用字很艱深,她都聽不懂,我只好作罷。

父女倆似乎花了一年才讀完七大冊,但欲罷不能,重頭又要再讀一次,我馬上投反對票,他們也看電影版,每一集也都至少看過兩遍了,用掉不少寶貴時間。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,喜歡看書有什麼關係呢?這是因為我希望她廣泛閱讀。

女兒今年八歲了,已經可以自己閱讀哈利波特了,她就在家中或車上或學校自由時間,天天抱著一本厚厚的書低頭閱讀,平裝書的裝訂似乎隨時可能解體。

最近,我突然很想畫個書架壁畫,在網上搜尋靈感時,無意中看到一個美國哈利波特迷的網站,叫「Leaky Cauldron」,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。

我的目標只是網上那個「哈利波特書架」的樣板,這個六層的書架上,除了或躺或坐,厚度不一的書本外,還有巫師帽、貓頭鷹、蠟燭、羽毛筆、酒精燈、水晶球、試管等神秘十足的東西,當然還有蜘蛛網和黑色燒鍋。

我是在有木框11x14英吋的畫布上,依樣描繪和上色。既然叫「哈利波特書架」,當然少不了要有哈利波特全集,我靈機一動,隨性把書脊寫上老子、莊子、我的作品集、奇蹟、快樂集等我喜歡的中英書名,我於是得到一種再創造的快感,我甚至覺得這真是魔法,我有了屬於我自己的神奇書架。

有一天,我們正好去了附近的一家兒童書店,我看到牆上有一只黑鍋圖片和「Leaky Cauldron」這兩個字,Cauldron是巫婆煮魔法湯的那種鍋子,但為何會漏水Leaky呢?

我趕快問我的隨行英文秘書兼老公,我這才恍然大悟,原來這是有典故的,語出哈利波特一書,乃一家巫師們聚會的酒吧。

我也查到中文譯名,就叫「破釜酒吧」,這是很簡潔有力的翻譯,但我總覺沒有譯出魔鍋的味道,你說是不是呢?

我終於覺得讀哈利波特還真有點用處。

延伸閱讀

貓王大跳芭蕾舞


刊載於美國世界日報

貓王跳芭蕾舞?有沒有搞錯?一開始我也很納悶,實在很難把艾維斯•普利斯萊(Elvis Presley)與芭蕾舞聯想在一起。

但是這是千真萬確的,我很幸運有機會到「聖荷西表演藝術中心」,欣賞到「藍色麂皮鞋」(Blue Suede Shoes)這齣芭蕾舞劇的表演。

其實這個芭蕾舞劇,並非有關貓王的一生,而是編舞者選用了三十首貓王的歌曲,像「藍色麂皮鞋」就是其中一首,來串聯整個芭蕾舞碼,舞者身穿芭蕾舞硬鞋和搖滾現代感的服裝,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現代芭蕾舞吧。

這是一齣在美國有些歷史的舞劇,經過不同的編舞者增減改編,故事主軸是敘述三個高中時代的好友,經過一連串的事件,終於蛻變成大人的過程。我所看的表演,由拿哈特 (Dennis Nahat) 編舞,聖荷西芭蕾舞團演出。

一開場,舞台上燈光耀眼,有十幾對衣著華麗的男女舞者,女生穿著緊身的上衣,蓬蓬的短裙,腰圍更顯得細小,男生是穿緊身衣和大喇叭褲,有鮮黃色、大橘紅色、寶藍色,五光十色,一起配合音樂「吉他手」(Guitar Man)和「藍色麂皮鞋」搖滾起來,少不了貓王的招牌動作,擺手、扭臀、搖腿,但又加上古典芭蕾的技巧,男生舉起女生、跳躍、旋轉,更顯得輕盈流暢。 我不禁也想隨之起舞,搖晃身體,腳打拍子。

全劇分成七幕,從高中生活、失戀、畢業、從軍、入獄,到老朋友重逢等。在高中生活這一幕,一群高中生站成一條線,很整齊的同步跳著排舞,充滿自由、快速、活潑的能量。當舞者很戲劇化的靜止在台上,你就知道舞蹈結束了,或要換幕了,是鼓掌的時間了。

為何拿哈特先生會把搖滾樂與芭蕾舞結合在一起呢?

他說:「在1955年,當我們第一次聽到他的音樂時,全部的美國人,就像是被大鐵鎚擊中腦部。」從那時開始,他就一直夢想有一天,要編寫出這部芭蕾舞劇。

劇中也穿插一些幽默,有一兩次一群男舞者,背對著觀眾,突然出奇不意,快速把褲子拉下,露出屁股幾秒鐘,博得觀眾大笑。主角之一是個長相平凡,個子矮小的男生,他卻愛上一個瘦高的長髮美女,當他們共舞時,畫面就顯得十分可笑,因為高度相差太多,女生反而成為帶舞者。

在「碎心酒店」(Heartbreak Hotel) 的音樂陪襯下,三位主角,分別坐在三張有背的塑膠椅子上,一位坐在舞台的右上方,一位坐在舞台的右上方,一個在舞台的左上方,排成三角形,他們同步穿衣、脫衣,脫衣、穿衣,表達他們在旅館房間的活動。原來,你不用做很大的動作,就可以表現出有趣的舞步。

在「木頭心」(Wooden Heart) 的音樂聲中,舞台背景有一個超大的咕咕鐘,左右有兩個門,舞者穿著有支架的圓裙,頭戴著皇冠,裝扮成時鐘裡的機械小娃娃,她們從一個門旋轉出來,再旋轉進去另一個門,僵硬的舉手提腿,有趣逼真的機械動作,有時還似乎要跌倒了,與前面輕快的舞蹈,形成強烈對比。

最後一幕,三個高中時代的好友又重逢了,他們重新穿上「藍色麂皮鞋」,歡歡喜喜的大跳特跳,年輕時候的樂觀和活力,全部又都回來了,觀眾也很滿意的回家了。

在美國,這似乎是很常演出的芭蕾舞劇,如果你留心一下藝文活動,說不定你也看得到。

延伸閱讀

  • 如果在網上搜尋 Blue Suede Shoes ballet,你可以看到You Tube有舞劇的片段影片。

介紹「魔法寫作課」

從寫書到教書:介紹「魔法寫作課」 

我在逛網路亞馬遜書店時,無意中發現這本英文版「魔法寫作課」(Writing Magic),自己喜歡寫作,也一直想鼓勵女兒創作,就毫不猶豫買了這本書,以為是教小孩寫故事的書,但是我發現它更適合我,我便開始把它翻譯成中文!

作者 蓋爾‧卡森‧萊溫妮(Gail Carson Levine)是暢銷小說「魔法灰姑娘」(Ella Enchanted) 的作者,她的故事似乎都圍繞著仙女和公主為主題,卻能寫成一部部十分不同的有趣故事。

在第二章中,作者說明寫這本書的原因,當她能夠把寫作當成全職工作時,她決定在她住的小鎮,免費教一門創意寫作課,至今她已教了許多年,為了讓更多的人受惠,就寫成這本書,她說是把她的「幸運與大家分享」。

這本書從第一章,就很吸引我,聽一聽作者的這段話:「許多年以前,我以為當我長大後,我還會記得當小孩子的感覺,我以為我能夠隨時回到小時候的自己。 但是,我不能。 當你變成青少年時,你踏入一座橋上,你也許已經在橋上了,對岸就是成人的世界,童年已經在你的背後了,這是一座木橋,一旦你走過,它就燒掉了。 」

在我小時候,台灣的社會比較貧困,父母從未買過一本書給我,但是我對書本有一種天生的熱情。小學同學王敏的母親是小學老師,王敏總是帶來一套套的故事書借我們看,我印象最深刻的是:國語日報出版的外國翻譯少年小說。我到現在偶而還會想起王敏,很感謝她的善良,她說的故事生動又有趣,她今天會是從事什麼工作呢?還在說故事嗎?

一直到我考上高中,大姊要我選個禮物,我要求她買一套國語日報的少年文學,但是你知道嗎?我已經無法欣賞了,因為我已經長大了,回不去童年了。

想不到在美國當了媽媽後,居然又找回一些童趣,開始讀起童書,女兒現在讀長篇故事了,我也跟著長大,讀起同類的書來,當然,原本的赤子之心已經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,對作者的技巧和想像力的讚嘆,還有陪女兒成長的滿足感。

書中介紹了很多技巧,如創意是如何產生的,使用問卷來開發人物性格描寫,如何向腦中批判的聲音說不,如何用五官來描述,如何製造幽默和雙關語等,她用當代青少年小說做例子,也用自己的生活為例,十分平易近人,一點也不單調,每章後面還附有寫作練習。

作者要我們不要輕易把任何作品扔掉,至少要保留十五年,她說:「如果你保存你所寫的東西,你仍然不能走回童年,但是,你還可以看到在那個失去的國度的自己,你還能夠向在大河對岸的自己招招手。不論你是否繼續寫作,你會很高興你保有自己生命早期的紀念品。」

我原來就喜歡幫女兒紀錄成長過程,看了這番話,我就更加肯定生活紀錄的重要,孩子長得真快啊!相信是許多父母共同的感嘆?!還是喜悅呢?

我童年最早也是唯一的照片,是我大約五歲的照片,我常在想,我以前到底長什麼樣子呢?學生時期的作文和週記,一篇也沒有保存下來,所以我讀到這裡,更是心有戚戚焉!

我相信喜歡寫作和閱讀的人,一定會喜歡上這本小書,有小孩的父母也可以讀讀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