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勞藏寶箱 http://content.edu.tw/primary/art/sc_cs/ART-line1.htm
http://vr.theatre.ntu.edu.tw/fineart/th9_1000/open-01-broadcast.htm
第 1 講《史前時代藝術 》
http://www.macaubbs.com/forum/archiver/?tid-60136.html
一、舊石器時代
舊石器時代(90,000∼10,000BC)藝術基本上受一種所謂巫術支配的,那時的人為了獲得食物,求生存是一種慾望的表現,因此各類藝術品中表現最多的是那些意欲捕獲的動物形象。
藝術特徵是形象單獨,彼此孤立,多數無構圖意欲,即使所謂群像也不具情節的描寫(某些個別作品例外)。
洞窟壁畫
題材幾乎都是各類動物為主,及一些抽象圖案或手印,植物圖案幾乎全無。
奧瑞那文化(Aurignacians 30,000∼14,000BC)
造形特點:動物幾乎是被畫成側面的,半側面的很少見,植物則幾乎沒看到,只有角和蹄顯示出一種正面觀的感覺,這是記憶畫的特點,是選擇對象最具特徵的形態,所以動物形象顯得十分生動簡練和真實。
著名的有:法國馬耳蘇洞窟中的《野牛》西班牙的拉斯•奇米內亞斯洞窟的《鹿》;西班牙的奧耳•卡斯特尼洞窟的《山羊》。
馬德林文化(Magdaleians 14,000∼9,500BC)
造形特徵:繪畫對象幾乎詮釋巨大的草食動物,而其中以野牛和鹿最多,造形特點是用多種手法表現動物碩大的體積和沈重的量感,氣勢雄偉壯觀。
最有名的是:西班牙阿爾塔米拉(Altamira)洞窟,例如《野牛》(15000-12000BC)。法國拉斯科(Lascaux)洞窟,例如《攻擊人的受傷野牛》
小品雕塑
奧地利的《維林多府Willendorf的維納斯》(30,000∼25,000BC),屬奧瑞那文化期,用一塊卵形石雕成的,高11公分,是一個極其肥滿的女裸像,特別肥大乳房下垂著,骨盤和陰部過分發達,女性特徵被誇張得無以附加,而頭部則完全未加雕飾,表現當時人們祈求多子多孫的觀念。
法國的《勞賽爾Laussel的維納斯》(約20,000∼18,000BC,又稱“持角杯的裸女”),屬馬德林文化晚期作品,石材浮雕,高71公分,正面,乳大臀豐,頭轉向左面,右手 持一牛角,五官不清,頭髮很長披在左肩。雕像有寫實感,比例不誇張,姿態優雅。
中石器時代(10,000∼3,000BC)
由於冰河期消失,氣候轉暖,人類從洞穴走出地面活動,出現細石器與弓箭的發明。開始有了綿羊和犬的馴養。藝術表現以「岩畫」最具代表性,洞窟壁畫已衰絕。在住地附近製作的岩畫,內容除動物外,主要是歌頌征服了大自然的人類與野獸鬥爭的場面,以西班牙東部地中海沿岸的《勒文特Levant岩壁畫(五個弓箭手,10000-3000BC)《弓箭手與鹿》西班牙Los Caballos出土,10000-9000BC,現藏紐約史前畫廊)最有名,描繪誇張的人物和動物肢體如剪影的效果,群像造形生動,有故事情節性為其特點。
新石器時代(8,000∼3,000BC)
狩獵 → 畜牧採集 → 農耕
文化特點
出現磨製石器,種植經濟和畜牧事業次第發展,已有陶器的製作。藝術風格趨向逐步程式化、簡括化、符號化,但少能有和舊石器時代相比美的雕刻及繪畫。
藝術表現
陶器工藝
最初製陶是從焙燒糊了黏土的編織物開始的。造型上,從簡單的橢圓形深杯發展到多樣的禿底或平底碗,圓柱形容器、罈子、水瓶、水壺等。圖案花紋由簡單的繩紋逐步發展到三角交叉、曲線、帶狀、旋渦、平行等幾何圖案。從單色發展到多色的彩陶。
巨石文化
巨石成群往往被當為是「巨人之墓」或「鬼窟」,其實可能是地界,或是崇拜的偶像。比較有名的如下列︰
石圈──愛爾蘭、英國]斯通亨奇Stonehenge,2000BC。
巨石墳墓──法國北部、斯堪地納維亞、英國、愛爾蘭。
石柱──法國布列塔尼省。
神廟──馬耳他島最有代表性。
【資料來源 http://www.MacauBBS.com/】
2/04/2011
《史前時代藝術 》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